牛哥闲聊局:树立建功立业思想 提高居家过日子能力——广西边防某师基层后勤管理有特色
值此建军98周年之际,我这个被原广州军区战士报社誉为“战地土记者”之称的小老人,想把1980年入伍到广西边防前线军营至2000年转业到地方工作积累创作的一些新闻作品奉献给我的老战友老首长老师老同学老同事老乡及亲戚朋友和兄弟姐妹们,取个小标题就叫“李牛胜军地新闻作品精选”,特奉献给大家,希望亲们喜欢并提出宝贵意见为谢!当然,在这些作品中既有我自己独立完成撰写的稿子,也有我与师团广西军区广州军区以及新闻单位老首长老领导老战友合作集思广益共同完成的稿子,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

李牛胜,男,湖南省宁远县仁和镇社旺村人,1960年12月岀生,1983年3月入党,大学文化,1980年入伍,2000年在广州军区汽车技工训练大队学员一中队教导员岗位转业至中共衡阳市委政法委,2020年在中共衡阳市委政法委二级调研员退休。1984年因参加对越炮火还击作战火线报道战功卓著荣立三等战功一次,并被破格提干。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新华社等中央和地方报训电台发表稿件3千余篇,与人合作《采访释疑88》一书,曾10余次被广州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
一审:罗 惠
二审:李文军
三审:唐 宁


军区基层后勤管理现场会在该师召开,李新良副司令员等领导对他们的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报消息 广西边防某师在帮助部队官兵树立建功立业思想,提高居家过日子的能力上下功夫,摸索出了一条加强基层后勤管理的好路子。10月6日至11日,军区在该师召开基层后勤管理现场经验交流会,肯定和推广了他们的经验。
——树立建功立业思想,倡导艰苦创业精神。他们注意教育广大官兵增强为部队后勤建设献计献策献力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等不靠不伸手,向荒山要农副业生产基地。目前,全师已由过去人均不足5厘副业地提高到人均7.2厘;90%的营连主官会当家理财,95%的司务长胜任本职工作。
——强化业务训练,提高管理能力。近年来,师先后举办40多期短训班,将后勤系统的官兵轮训一遍,并在全师范围内开展“三家”(好当家、红管家、小行家)活动,培养出600余名各类骨干。
——借助科技力量,提高居家过日子能力。他们分批选送后勤处长、军需股长、副营长到南宁市畜禽场和蔬菜基地学习,聘请地方科技人员到部队巡回传授种养技术。现在,绝大多数基层官兵都掌握了一手种养技术。
军区副司令员李新良中将、军区后勤部长陈德明少将、广西军区司令员文国庆少将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充分肯定了这个师的经验。(王明金、李牛胜、本报记者黄宏贵)
(原文刊在战士报1991年10月28日)

李牛胜,男,湖南省宁远县仁和镇社旺村人,1960年12月岀生,1983年3月入党,大学文化,1980年入伍,2000年在广州军区汽车技工训练大队学员一中队教导员岗位转业至中共衡阳市委政法委,2020年在中共衡阳市委政法委二级调研员退休。1984年因参加对越炮火还击作战火线报道战功卓著荣立三等战功一次,并被破格提干。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新华社等中央和地方报训电台发表稿件3千余篇,与人合作《采访释疑88》一书,曾10余次被广州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
一审:罗 惠
二审:李文军
三审:唐 宁
责任编辑:吴建友
- 上一条:缅怀︱讲述人刘晓:我们从未停止守护和平的脚步
- 下一条: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