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刚在村民顾某某家的院子里,和顾某某拉着家常、了解近期情况。本报通讯员 徐雅洁 摄
宁夏法治报记者 何巧云 通讯员 徐雅洁
6月3日,吴忠市中级法院收到一面同心县上河湾村送来的“扶贫帮困聚民心、公正司法解民忧”的锦旗,表达了村民对该院多年帮扶、助力脱贫攻坚的感激之情。
上河湾村支部书记田金福表示:“法院十分重视与上河湾村的结对帮扶工作,全心全意关心村委工作、关心村民生活,尽心尽力帮助解决困难,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精神让大家十分感动,我们衷心地感谢。”
2017年以来,该院成立扶贫工作队,与上河湾村350户建档立卡户开展结对帮扶。3年来,该院向贫困群众赠送价值6万余元的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向村委赠送价值4万余元的办公桌椅,助力乡村党建和文化建设,策划制作党建宣传展牌、发放脱贫政策口袋书、法律法规宣传资料等。
“孩子一直念叨你们”
“谢谢你们的关心和帮助,我家小儿子昨天还念叨你们,今天你们就来了,法院工作这么忙还老来家里看我们,心里真是过意不去。”村民顾某某对前来入户的吴忠中院审委会专委魏刚说。已经记不清这是他们多少次这样面对面交流,尽管魏刚对顾某某家中状况了如指掌,但每次来,都要再到院子里看牛羊养殖情况,询问饲料够不够吃、长得好不好,并询问家庭成员最近的身体、生活状况。
3年来,该院80多名干警始终坚持每月分批次到上河湾村开展帮扶工作,即使在疫情期间也通过电话及时沟通、了解情况。春耕时节,不忘询问地里的庄稼是否播种、家里劳动力是否充足。在帮扶中,干警不仅关心村民“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是否落实到位,还密切关注着村民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
学会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2014年以来,上河湾村确立建档立卡贫困户501户1910人,截至目前已脱贫495户1894人,贫困发生率由53.96%下降至0.4%,处在脱贫攻坚上升期的上河湾村需要的不仅是住房保障、产业脱贫、设施完善,更需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积极动力。吴忠中院除了关注村民的物质生活需求,更加注重在法律、教育和文化层面上加强新农村建设。
“以前不重视也不了解法律知识,上次听了中院一名法官给我们讲法,很生动、很具体,促使我也开始学法、用法,出去打工正巧工友遇上一些问题,我用自己知道的法律知识帮了他,这是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一位村民高兴地说。
吴忠中院全力做好扶贫又扶志、服务又扶智的工作,在上河湾村举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讲座、宪法法律知识讲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讲座、国家安全知识讲座,及时向村民提供法律咨询,协助村委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法院为我们村制作了党建展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牌,助力上河湾村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有了这批景观牌,不仅让村民更喜爱自己居住的地方,还引导大家积极传播正能量,为实现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驻村第一书记刘潇表示,吴忠中院的帮扶给村民村子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可喜变化,这些改变会让他们对脱贫攻坚有新的认识和动力。
村民康丽霞说,法院干警的到来已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线,以前她的家庭因为发展动力不足而致贫,如今已经全面脱贫,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的目标;实现了教育、住房、医疗的充分保障,但是以后还要继续努力,加快进入小康家庭行列,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康丽霞的两个孩子都已经上小学了,丈夫在外打工,自己在家照顾老人、孩子和家里的农活,虽然辛苦,但在法院干警的积极鼓励和热情帮助下,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