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这是人民法院向党和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两年多来,各级人民法院向执行难全面宣战,千千万万法院执行人员,夜以继日奋战在一线,或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或激流勇进、改革创新,涌现出一大批执行先锋人物,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详情>>...
穿山甲是当之无愧的“森林卫士”。森林中的白蚁一方面会侵害树木,另一方面会排放大气中大约12%的温室气体甲烷,而一只穿山甲一年就能吃数千万只白蚁,能保护250亩森林免遭白蚁危害。然而,在我国某些地区,穿山甲由于其药用价值和“大补”传言而被大量捕杀食用。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详情>>...
本报讯(记者卢志坚)1月14日至17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南京召开。17日下午,大会高票通过了该省检察院检察长刘华所作的工作报告,96.29%赞成率再创新高。江苏省检察院工作报告正文共7200多字,是近年来最短的,但干货满满,仅案例就有42个,为历年之最。其中,既有保监会原主席项俊波等要案,也有社会广泛关注的“昆山反杀案”、全国首例英烈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等,3起案件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2起获评2018年度全国检察机关十大法律监督案件。 详情>>...
“这个小册子编得好,形式新颖,选取的案例也有特点、有分量,为代表们了解检察工作打开了一扇窗。”1月11日,在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人代会的会议间歇,该区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民宗侨务)工委主任江天舒翻完新北区检察院编印的年度典型案例汇编后,啧啧称赞。 详情>>...
发黄的背景色营造出“讲故事”的怀旧氛围,书名号引用检察官简短的表达,一则则检察故事凭借真实的力量打动人心。1月11日,江苏省苏州市轻轨一号线桐泾北路站,一组“我们的故事”主题检察公益海报悄然上线。 详情>>...
近年来,我院以“建国调解工作室”为载体,以专业化办案团队为依托,坚持司法为民,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做好群众工作。构建“五大机制”。一是外部协调机制。区公检法司四家会签《关于进一步深化办理故意伤害(轻伤)案件的实施办法》,明确建立取保候审保证金制度。二是内部联调机制。出台《赣榆区检察院内部协作工作机制》《赣榆区检察院青年干警参与司法调解、信访接待工作规定》。三是社会监调机制。4年来,邀请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等22人次、监调助调96件,有效促进矛盾化解。四是风险防调机制。对案件必须进行风险评估 详情>>...
不让鉴定费成公益诉讼“拦路虎”江苏首个“维权资金”专项账户确保公益诉讼维权效益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徐日丹 通讯员赵丽娜 唐慧玲)鉴定费用难以保障,公益诉讼案件遭遇维权难如何破解?近日,随着9.8万元环境损害评估费作为“公益诉讼维权专项资金”(下称“维权资金”)完成审批并投入使用,设立在江苏省昆山市检察院的江苏省首个“维权资金”专项账户正式启动运行。 详情>>...
本报讯(记者卢志坚 通讯员管莹)长江流域生态保护,检察机关能做什么?透过江苏检察机关近年来的司法办案答卷,记者看到,检察蓝正以一桩桩精品案件,助力建构起一张涵括长江“水——砂——渔业——林地——滩涂”多种生态资源在内的立体防护网。不仅保护的对象“立体”,检察官的办案实践和积极探索,亦赋予生态检察职能更趋“立体”的内涵。 详情>>...
本报讯(通讯员张安娜 记者卢志坚)在江苏苏州方言里,精通某一行的人被称作“老法师”。苏州市检察院行政处处长杨兴权在民事行政检察战线奋战了14年,可谓这一行里名副其实的“老法师”。他宽脸笑眼,讲话真挚而务实,浑身透着股老苏州的不慌不忙。 详情>>...
1993年,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检察院的女检察官走出检察院,深入基层为老百姓服务,面对面接受群众的咨询,解答他们的疑惑。蒋文明 摄25年前,这些女检察官第一次将办公桌前移到社区服务时,现场一下子来了很多市民,这让长期习惯在办公室内办案的女检察官们多少有点新鲜和喜悦。从此,沉下去办案便成了检察院“娘子军”的优良传统,每年她们都不定期地深入社区现场办公,现场接受投诉咨询。25年来,她们先后在基层现场为镇江市市民释疑解惑2000多次,获得办案线索80多条,受到了市民的好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