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韦振前 本报通讯员 明星朗 李牛胜
百色军分区党委对广大党员进行革命优良传统教育,激励官兵唱好奉献新歌,谱写戍边新曲,使千里边防线上涌现出一大批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新一代军人。这里,我们记述的是其中3位年轻共产党员的几件小事。
改革需要人“下海”也需要人“守山”
他叫熊良辉,边防某部四连连长。近几年来,他曾多次谢绝一些地方单位给予的“副厂长”、“副经理”头衔和优厚待遇,安心边关作奉献。
这位曾两次荣立二等功、8次荣立三等功的优秀基层干部,今年又一次被广州军区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被广西军区树为“学雷锋标兵”。他当班长时就曾被总参评为“全军优秀班长”,担任哨长、副连长和连长时,所在单位每年都荣立集体三等功。
前年10月,熊良辉在探亲期间,为家乡一家濒临倒闭的工厂“出谋划策”,帮助该厂扭亏为盈。该厂领导十分赏识良辉的胆略和才能,要他转业“下海”,并许诺他当副厂长,月薪千元以上。但熊良辉微笑着谢绝了。
今年元月,熊良辉的一位拥有雄厚资产的老同学开了一家公司,邀请熊转业回去担任副经理,并答应分给他一套三房一厅住房。可熊良辉又一次拒绝了老同学的好意。
守在黄金道 不坠青云志
刚刚提升为二营副营长的余森保,在边防任连长4年中,驻守在靖西县最大的龙邦边贸点上,境外进来的高级轿车、摩托车、彩电、录像机、金银首饰等物品以低于内地的价格成为抢手货,不少边民靠做生意一夜之间成为万元户。
面对许多垂手可得的“票子”,来自湘北贫困山区的余森保不为所动。去年12月,家乡来人请他帮忙在边贸点联系搞100辆进口小汽车,许以事成后每辆给3000元“辛苦费”。余森保对来人说:“我的确很需要钱,但要靠正当途径挣取。”
去年上半年,他爱人来队。他的内弟也同来,请他帮忙买1部进口摩托车,打算转手赚它几千元,他立即拒绝了。余森保耐心地开导亲人说:“这个口不能开。要是我买一部,全连就有可能买100部。我怎么向组织交待?”
去年10月,广东一个商贩在关口购买了25部走私摩托车。为了逃避税收,找到余森保,请他帮忙用连队的军车把货物从关口拉过来,并答应给500元酬金。余森保不仅严词拒绝,而且把情况及时报告派出所,使这名逃税商贩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余森保就是这样带领全连官兵恪尽职守,做出了难能可贵的业绩。
他多次荣立三等功,还被广西军区评为学雷锋标兵。
女儿立志出乡关 报答国家那肯还
1979年,16岁的湖南少女易仁贵,踏着烈士哥哥的足迹,来到祖国南疆,穿上绿军装,当了护士。14年来,她年年立功受奖,今年“三八”节,又受到广西军区通报表彰。
当年同她一起分配到边防师医院的30多名护士,已先后调回内地城镇或特区的部队医院,只有小易仍然留在艰苦的边疆。去年,一位在深圳南方医院工作的同学来信,恳切地希望她到那里工作,告知可以获得月薪上千元以上的优厚报酬,小易回信说,我的事业在边关,我把一切包括我的人、我的家都给了它,离开了边关我挚爱的岗位,我会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去年12月小易说服了丈夫,从边防又来到了艰苦的老区——百色军分区卫生所工作。
(原文刊在广西日報1993年6月17日)

李牛胜,男,湖南省宁远县仁和镇社旺村人,1960年12月岀生,1983年3月入党,大学文化,1980年入伍,2000年在广州军区汽车技工训练大队学员一中队教导员岗位转业至中共衡阳市委政法委,2020年在中共衡阳市委政法委二级调研员退休。1984年因参加对越炮火还击作战火线报道战功卓著荣立三等战功一次,并被破格提干。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新华社等中央和地方报训电台发表稿件3千余篇,与人合作《采访释疑88》一书,曾10余次被广州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
一审:罗 惠
二审:李文军
三审:唐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