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录 |
搜索标题   智能搜索  

基层风采

法徽映拉孜 司法助重生——拉孜法院 护航灾后恢复重建
发布日期:2025-08-20 | | 责任编辑: 字号: A+ A- A

定日6.8级地震发生以来,拉孜县人民法院闻令而动,全体干警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信念,火速投身灾后重建一线。从转移安置到司法服务,从志愿服务到法治护航,以法徽之光点亮灾后“重生”之路,为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筑牢司法屏障。

先锋引领,全员冲锋筑堡垒

院长靠前指挥,筑牢一线“主心骨”。地震发生后,党组书记、院长程东旭第一时间奔赴联系乡,带队排查桥梁、水库、民房等要害部位,5小时内转移安置群众2000余人。在重建督导的数月间,他走遍10余个行政村,每日往返重建工地,行程超1万公里,既紧盯房屋质量,又协调解决临时安置、生活所需、心理疏导等民生难题,成为群众灾后新生活的“贴心人”。

精锐力量下沉,激活志愿“红细胞”。抽调30名干警组建“堆谐天平”志愿服务队,采取“班子成员领队+干警分组”模式进驻重建区,2名干警专职参与县重建办及安置点工作。全院累计开展志愿服务80余次,400余人次干警化身“搬运工”“援建者”,肩扛建材、拆卸模具、协助浇筑,助力30余户民房完成加固重建,筑牢“红色堡垒”。

法治赋能,精准施策暖民心

绿色通道提速,纠纷化解“不隔夜”。建立涉灾案件“快立快审快结快执”机制,1月份以来受理案件605件、审执结533件。针对因灾引发的7起劳务、租赁等合同纠纷,平均2周内审结;5起司法确认申请2天内办结,最大限度减轻灾区群众诉讼负担,让公平正义高效兑现。

助企纾困护航,筑牢重建“建材库”。聚焦雅曲水泥厂等重点建材企业,开展“法律体检”专项行动,法官深入企业排查合同管理、劳动用工等风险,向企业主提出建议7条,解答职工咨询30余次,为企业安心生产“保驾护航”。

流动法庭普法,法治阳光“照工地”。依托车载流动法庭开展上门立案、上门调解、上门送达等200余次,开展“法治护航重建”宣讲9场,通过以案释法、发放资料、悬挂横幅等形式,向施工人员和农牧民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发放“法官名片”1000余张,引导群众通过人民调解、综治中心、民事诉讼等非诉、诉讼渠道依法化解矛盾,让法治成为灾后社会和谐的“源头活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