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录 |
搜索标题   智能搜索  

基层风采

牛哥闲聊局:陆家新屋的抗日历史
发布日期:2025-08-15 | | 责任编辑:吴建友 字号: A+ A- A
值此建军98周年之际,我这个被原广州军区战士报社誉为“战地土记者”之称的小老人,想把1980年入伍到广西边防前线军营至2000年转业到地方工作积累创作的一些新闻作品奉献给我的老战友老首长老师老同学老同事老乡及亲戚朋友和兄弟姐妹们,取个小标题就叫“李牛胜军地新闻作品精选”,特奉献给大家,希望亲们喜欢并提出宝贵意见为谢!当然,在这些作品中既有我自己独立完成撰写的稿子,也有我与师团广西军区广州军区以及新闻单位老首长老领导老战友合作集思广益共同完成的稿子,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

陆家新屋位于衡阳市城郊,系清代衡阳籍记名提督、振威将军陆成祖(1838~1891)建造,于1887年落成,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陆成祖生于清道光18年(1838年)4岁葬父,由其兄陆成珽抚养成人后在湖北加入曾国藩湘军,屡立军功,被保举为记名提督,曾统带襄河水师左正营,襄河水师健捷营,襄河水师健捷左营,统领陆军成胜左、右两营,被授予振武将军衔。他清光绪17年(1891年)陆成祖去世,享年54岁。由于这座古建筑保存完好,现被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1945年抗日衡阳保卫战期间,这座建筑是日军黑濑联队的指挥部。据有关史料记载,在攻打衡阳的保卫战争中,日军这个联队负责攻打张家山、枫树山守军阵地,战斗异常残酷。为了攻占这两个阵地,日军不断地使用“人海战术”,每次冲锋都用一个小队,没有多少时间就被守军全部消灭,最后日军的尸体硬是将几十米深的战壕填满,他们再用尸体做梯子,继续进攻。战争结束后,这个一万多人的联队,完好无损的只剩下二十多人。在损失的士兵中,还包括一个台湾高山族“义勇军”中队。新屋南向墙面的弹痕、弹洞,便是1944年衡阳抗日保卫战难得的纪念遗址,也是日寇侵华战争的历史罪证,它对于警示人们不忘国耻、居安思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原文刊在凯风湖南20140707日)



李牛胜,男,湖南省宁远县仁和镇社旺村人,1960年12月岀生,1983年3月入党,大学文化,1980年入伍,2000年在广州军区汽车技工训练大队学员一中队教导员岗位转业至中共衡阳市委政法委,2020年在中共衡阳市委政法委二级调研员退休。1984年因参加对越炮火还击作战火线报道战功卓著荣立三等战功一次,并被破格提干。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新华社等中央和地方报训电台发表稿件3千余篇,与人合作《采访释疑88》一书,曾10余次被广州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


一审:罗   惠
二审:李文军
三审:唐   宁
 
责任编辑:吴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