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录 |
搜索标题   智能搜索  

基层风采

牛哥闲聊局:“炮火声中度‘蜜月’”
发布日期:2025-08-05 | | 责任编辑:吴建友 字号: A+ A- A
值此建军98周年之际,我这个被原广州军区战士报社誉为“战地土记者”之称的小老人,想把1980年入伍到广西边防前线军营至2000年转业到地方工作积累创作的一些新闻作品奉献给我的老战友老首长老师老同学老同事老乡及亲戚朋友和兄弟姐妹们,取个小标题就叫“李牛胜军地新闻作品精选”,特奉献给大家,希望亲们喜欢并提出宝贵意见为谢!当然,在这些作品中既有我自己独立完成撰写的稿子,也有我与师团广西军区广州军区以及新闻单位老首长老领导老战友合作集思广益共同完成的稿子,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


面对这临时在坑道里布置起来的新房,广西边防某部八连排长苏德贵心中不时涌出阵阵酸楚。婚礼实在是太仓促了,蜜月又刚刚只欢度了三天,连队就要参加炮火还击越军的战斗了。 

此时,他真有点难于启口,怎么向只作了72小时新娘的庞玉霜交待呢? 

然而,军情似火,战前的分分秒秒都是宝贵的。他不得不向她摊牌了:“玉霜,我不能陪你度蜜月了。等打完了仗,我带着立功喜报和军功章,再回家来看你。”庞玉霜是在部队驻地长大的壮乡姑娘,越军犯下的那一桩桩罪行,她最清楚不过了。她何尝不想边境有个安宁,巴不得丈夫和战士们早日上前线去狠揍这帮“白眼狼”,替她和乡亲们报仇。想到这些,她深情地望了一眼丈夫说:“德贵,战事要紧,你就放心地去吧!我等待你的胜利消息。” 

入夜,苏德贵和连干部们去研究作战方案了。庞玉霜独自躺在床上,心潮起伏,难以入睡。她暗暗思索:丈夫明天就要上战场了,我该为他作点什么呢?思来想去,她翻身下床,按照壮家人的风俗,为丈夫煮了象征吉祥如意的红鸡蛋;并将酬谢客人的香烟、糖果装进了丈夫的挎包,然后又烧好开水,放上白糖、茶叶,灌了满满一水壶。一切准备停当,她才放心地睡去。第二天一清早,她将这些东西塞到苏德贵的手上,目送着远去的丈夫,眼含晶莹的泪花,提着简便的行装,匆匆踏上返回家中的山中小道。 

…… 

“轰、轰、轰”,激烈的炮战开始了。苏德贵带领几名战士,冒着敌人炮火的袭击,穿密林、越山涧、涉小溪,用最快的速度接近了与敌一山之隔的前沿阵地,开设了为炮兵射击指示目标的观察所。山上杂草丛生、荆棘遍地,蚊虫、山蚂蟥拼命叮咬吸血,不一会浑身就疼痛难忍。苏德贵和战士们全然不顾,象钢钉一样牢牢地钉在阵地上。一次,他在前沿观察所观察敌情时,发现几名越军正在架炮企图对我某高地进行炮击。在此危急关头,苏排长立即测量好距离,迅速计算出射击诸元,准确地将数据报告给指挥所,指示炮兵及时把这几名越军送上了西天。还有一次,他们在前沿阵地观察时,发现一些全副武装的越军军官经常聚在一起活动。敌人究竟要干什么?有什么新的花招?苏德贵为了搞清这一情况,冒着生命危险,带领两名战士,出其不意地摸到敌人阵地前沿观察,从各种迹象中分析出了敌人正在研究布置新的作战计划,便果断指挥炮兵集中火力消灭了这股敌人。二十多天里,苏德贵在前沿观察所里,准确无误地捕捉了十多个目标,一次又一次地指示炮兵有效地杀伤了敌人,光荣地立下战功,并在祖国“为边陲优秀儿女挂奖章”活动中获得铜质奖章。 

苏德贵在前线英勇战斗,妻子庞玉霜也不顾家人的劝阻,勇敢地参加了支前,和苏德贵在同一战场上欢度着不同寻常的“蜜月”。她和十多名青年民兵组成支前小分队,为苏德贵所在的部队送弹药、抬伤员,运送物资。一天下午,前沿阵地急需一批炮弹,庞玉霜得知情况后,火速带着支前小分队扛着炮弹来到输送转运点。不巧得很,转运点的男民工到别的阵地送物资去了。庞玉霜和姐妹们二话没说,扛起炮弹就往阵地上跑。一趟、二趟、三趟……沉重的炮弹,艰难的跋涉,甚至死神的威胁,她们都没有放在心里,想的只是快点再快点,赶紧把炮弹送上阵地。…… 

这就是一对新婚夫妇在炮火声中欢度的“蜜月”。他们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为的是让千千万万的人生活得更加美满幸福,让一对对新人的蜜月过得更加甜密、愉快!正如《十五的月亮》这支歌中唱到的“祖国昌盛……万家团圆,是我的心愿,也是你的心愿”。

(原文刊在《解放军生活》1985年第九期 )

李牛胜,男,湖南省宁远县仁和镇社旺村人,1960年12月岀生,1983年3月入党,大学文化,1980年入伍,2000年在广州军区汽车技工训练大队学员一中队教导员岗位转业至中共衡阳市委政法委,2020年在中共衡阳市委政法委二级调研员退休。1984年因参加对越炮火还击作战火线报道战功卓著荣立三等战功一次,并被破格提干。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新华社等中央和地方报训电台发表稿件3千余篇,与人合作《采访释疑88》一书,曾10余次被广州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


一审:罗   惠
二审:李文军
三审:唐   宁

责任编辑:吴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