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鼓励先进、激励队伍,深入推动全国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对全国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等100家法院获表扬。其中,湖南省有三家法院获此殊荣!
他们都是怎么做的?
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法院
近年来,雨花区法院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深度推进“一站式”建设。着力打造让人民群众可见、可亲、可感,具有雨花特色的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新模式。从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的出台,到智慧法院的升级换代,再到在全区13个街镇全面建成“一站式”工作站,并延伸到市场、到社区、到群众身边,融合凝聚各类调解资源,畅通诉源治理神经末梢。
目前,该院已建成面积达2400余平方米的功能齐全、便民高效的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并构建了引领、多方参与、分层递进、衔接配套的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建设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
全国人大代表成湘新现场观摩,为法院一站式点赞。
雨花区法院院长凌云表示,该院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再接再厉,加强诉源治理机制建设,牢牢把握住新形势下法院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维护稳定和经济发展,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多元调解+品质诉服+速裁快审”的“一站式”服务,最大限度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浏阳市人民法院
近年来,浏阳法院全面推动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机制建设,创新服务理念,加强最新科技成果运用。诉讼案件增速由2013年至2016年的27%降至2017年至2019年的7%,诉源治理工作被省高院在全省法院推广,在全省综治民调测评中连续四年位列长沙基层法院第一。
01
推行“五个一”工程,把纠纷矛盾分出去。
树立矛盾纠纷化解观,推出设一个阵地、举一面旗帜、建一张网络、开一次公开庭、讲一堂法治课的“五个一工程”,构建了线上线下调解机制,将调解室搬进全市322个村和社区,并建立了“调解帮帮团”微信群,实现了法院与基层调解组织的全天候对接。真正打通了法院与基层调解的最后一公里。2019年,通过调解室化解矛盾纠纷1万余件,各人民法庭收案数与2018年相比下降了14.87%。指导村委建立四级调解机制,出现矛盾纠纷时,先由村民小组长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再逐级由村调解委员会、村主任、村书记进行调解,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自治功能,实现了纠纷就地调解、矛盾不出村镇。
02
坚持抓早抓小,把案件效率提上来。
抓早就是在立案之初,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先行调解的方式化解纠纷,该院专门组建了由员额法官主导,5名专职调解员、16名专技调解员和50名律师调解员组成的诉调对接中心,通过发挥他们人熟事熟专业技术熟的优势,有效化解纠纷。在2019调解结案3264多件的基础上,今年不到6个月时间,又已调处近1500件案件。抓小就是全方位推动简案快审。2017年即开始实行案件繁简分流,成立了1个速裁审判团队,2019年又新成立了3个速裁审判团队,形成了“四轮驱动”。全院全年速裁结案9860件,,平均审理周期仅14.8天。同时,还在所有基层法庭成立了速裁团队,构建了大速裁的快审工作模式。通过抓早抓小,真正实现了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让当事人省时省力,多快好省的良好效果。
03
建成现代化诉讼服务机制,实现一站通办
目前,立体化、集约化、信息化的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已初具规模,实现了从费时费力到少跑快办的转变。
图1:跨域诉讼及自助送达服务区
图2:自助送达
图3:智能填表台
图4:便民服务区
图5:智能云柜
衡阳市蒸湘区人民法院
自全国法院全面推进一站式建设以来,衡阳市蒸湘区人民法院从组织领导、机制建设、设施保障、人员配备、诉源治理等方面入手,着力打造布局合理、设施齐备、功能完善、高效便民、开放互动、交融共享的现代化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新格局。
01
夯实工作基础发力品牌创建
调解室
一站式建设活动开展以来,该院对诉讼服务中心进行了改造、扩建,扩建后面积近1000平方米,集8大功能区于一体。同时,在诉讼服务中心加装了与审判法庭直达互通的电梯,配足配全“云柜”、风险评估机、文书签收打印一体机等便民自助设备,还增建了两间调解室,方便承办法官及调解员通过远程视频方式处理纠纷,化解矛盾。
为确保一站式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蒸湘区法院先后出台了《关于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多元化解纠纷解决建设工作规范》、《民商事案件调解速裁工作办法》等文件,为一站式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机制保障。
02
根植为民宗旨升级诉讼服务
集约化窗口
为提升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水平,该院坚持“便民服务多样化、立案服务智能化、辅助服务集约化、信访服务规范化”标准,在硬件升级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服务升级。聚焦传统送达方式“送而不达、达而不悉”的老大难问题,该院在全市法院率先运用电子送达平台进行法律文书送达,共进行电子送达3171次,电子送达成功率约为70%,节约了司法资源、提升了司法送达效力。充分运用“湖南移动微法院”、“湖南网上法院”等平台,着力开展“互联网+”诉讼服务,协助安徽省金寨县人民法院受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完成全市法院首起跨域立案。
03
深化诉源治理织密解纷网络
构建诉调联动新格局。蒸湘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诉源治理体系,主动对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借力推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2020年初,与蒸湘区8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诉源治理,进一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实施意见》。8月下旬,该院全面进驻蒸湘区6个镇街,率先铺开建设诉源治理工作站。此外,该院还与市保险行业协会联合成立“交通事故赔偿纠纷诉调中心”,专门处理涉及道交一体化的道路交通事故和保险合同类案件;与区妇联、区司法局深化协调联动,打造“幸福驿站”,探索尝试婚姻家庭纠纷解决新机制、新途径;针对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数量剧增,专门成立了“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化解小组”,对此类案件进行前置分流,加强诉非对接,促进了物业服务质量改进、业主满意度提升,社会反响良好,2019年以来共化解物业服务合同纠纷1215件。
打造“分调裁审”新团队。着力构建“诉前分流、多元解纷、诉调结合、快速裁判”的工作机制,做好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在立案庭组建了“2名员额法官+2名法官助理+2名书记员”的速裁团队,负责对离婚、信用卡、相邻关系、民间借贷、小额诉讼程序、诉前财产保全等案情相对简单的案件进行诉前调解、诉讼调解,切实做到快审、快结,提升办案效率。速裁团队共受理各类案件2691件,审结2519件,简易程序适用率88.9%,结案率达93.6%。
推广“无接触调解”绿色通道新模式。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党员、退休干部、人民陪审员、律师等作为调解平台的专职调解员,在法院主导下从调解前、调解中、调解后全方位规范诉调对接站、室开展调解工作。目前共发展专职调解员20名,运用调解平台在线调解案件1511件,调解成功1268件,调解成功率83.9%,其中,视频调解成功812件,占调解成功案件总数的64%。3名调解员在线调解成功案件超过200件,11名调解员被当事人评价为“五星调解员”。在最高院公布的全国法院音视频调解周使用排行榜中,该院多次进入全国前二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