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录 |
搜索标题   智能搜索  

江西

强化监督 提升公安执法水平 井冈山市公安局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发布日期:2020-08-05 | | 责任编辑: 字号: A+ A- A

近日,公安部对“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进行命名表彰,江西省有2个县(区)公安局获此殊荣,井冈山市公安局便是其中之一。

这也是井冈山市公安局第三次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近年来,该局树牢法治意识、践行法治理念,全面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公安执法工作运行机制、考评机制、监督机制和服务机制,有效推进了法治公安建设,确保了执法质量稳步提升,带动了公安工作提档升级。

该局曾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局”、“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等诸多荣誉,连续5年获得全省平安创建最高荣誉“平安杯”,力促井冈山市公众安全感和公安满意度连续10年排名全省前列。

走访村民宣传公安工作

践行法治理念

实施“重点化”管理

“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是提升公安机关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的重要抓手,是践行法治理念,打造法治公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井冈山管理局党工委委员、井冈山市委常委、公安局长孙雅宏曾多次在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专题会上强调。

井冈山市公安局党委坚持把执法规范化建设列为“一把手”战略工程,成立了执法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构建了“局党委指挥、法制部门领唱、全警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将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全局性、基础性、根本性工作来抓。

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该局连续多年深入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为民公正执法”为主题的“十个一”系列教育活动,通过讲一个革命故事、踏一次红色足迹、听一堂执法讲座等,让每位民警打牢公正执法、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

同时,实施奖罚激励机制,将执法质量和公安信访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经费奖罚标准进行考核,将执法实绩与民警晋衔晋升、单位经费额度确定、个人荣誉挂钩,做到责、权、利统一,切实提升执法规范化的责任意识,把为民公正执法变成全局民警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在注重软件建设的同时,该局还加强硬件建设。先后投入50余万元,研发建设了案件管理中心规范化职能保管系统,配齐了电脑、打印机、涉案财物柜和案管柜等办公设备;率先在吉安市公安机关改造建成了一个集案件审核、执法监督、案件管理等为一体的案管中心办公区,逐渐开拓出案件集中管理、全程闭环、全程监督的执法办案新模式。

紧扣能力建设

打造“工匠化”精兵

“主要涉案人员没有及时归案,相关证据缺乏证明力、关联性和说服力,没有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是导致案件部分犯罪嫌疑人没有顺利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的重要原因。”6月8日,该局法制大队大队长谢翔在对一起不捕不诉案件评析时如是说。

这是该局2020年工匠民警培训班的一幕。据悉,为加强素质能力建设,解决执法精兵缺失问题,该局依托“工匠民警”培养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案例点评、以案讲法、庭审旁听等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采取“以案评案、以案析案、以案论案”的方式,从办案思路、合成作战、侦查审讯、案件程序、证据收集等环节入手,将执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细致梳理分析,归类总结,明晰原因,及时反馈,确保相关民警对问题得以透彻认识,利于及时矫正。

“民警的执法水平和执法素养决定了执法质量的优劣;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很大程度上根据民警对具体案件的处理来作出判断和评价。”孙雅宏说。

为此,该局以领导干部和一线民警为重点,建立经常性的法治理念教育和法律知识常态考核机制,通过岗位练兵比武、法律知识抽查活动等,带动全警业务素质培训,提升广大民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履行职责、维护稳定的能力。

同时,每年评选“十大执法标兵”,重奖通过司法考试、高级执法资格考试的民警并纳入法制人才库,引导他们参与全局疑难案件剖析、法制培训、执法研究等工作。

目前,该局共有260余名民警参加了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其中有19人通过了高级执法资格考试,7人通过司法考试。全局上下形成了踊跃学习法律业务知识、争当执法标兵的良好氛围。

强化执法监管

推进“规范化”执法

7月10日上午,法制大队民警范晔打开“一案一码”执法办案管理监督平台,开展网上日常巡查。平台显示一条犯罪嫌疑人羁押期间即将超期的记录,他立即给办案部门电话提醒,并对涉案财物未及时入库的另一个办案部门下发《纠正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

这是执法监督中的智能化巡查模式。该局法制大队以执法监管平台为依托,通过每日一巡查、每周一通报、每月一考评的模式,对全市警情、案件进行巡查监督。2017年10月执法监管平台正式启用至今,共排查可疑警情60余起,可疑案件612件。

依托公安信息化的强力支撑,该局全面实现执法网上管理,加强警情处理审批、案件调查取证、警务平台流转应用、涉案财物处置、案件依法办结等流程管理,实时监控分析执法状况,排查突出问题,形成了日巡查、月通报、季考评的工作机制;刚性推行执法同步录音录像,全面落实执法办案场所录音录像规定等,不断加强执法管理、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效能。

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关键还要靠制度来保障,让公安执法权力在制度的“笼子”里运行。按照“执法有标准,标准有制度”的要求,该局以贴近执法实战为落脚点,针对巡逻盘查、现场处置、涉案财物管理等重点、难点工作建立了相关制度,并围绕执法岗位职责任务、执法执勤基本动作和语言、执法场所工作管理要求等制定规范性文件,覆盖了执法全过程,对规范民警执法行为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同时,该局还建立了疑难案件审核委员会,组织职能部门办案能手进行会办,为基层单位办理疑难复杂案件梳理线索、调查取证、定性处理等工作提供帮助。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该局抽调法制民警进驻专案组提供法律支持和取证指引,对疑难案件提请检察机关提前介入组织,组织案件会商20余次。截至目前,该局侦办的5起涉恶案件均成功移送起诉并依法判决。

恪守为民情怀

坚持“温情化”办案

该局深化执法服务,寓服务于监督管理之中,开展了民调热线电话评警、窗口服务即时评警、网络互动评警等,并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最大限度地将警务活动晒在阳光下,既方便了群众办事又强化了执法监督。

今年3月,井冈山市茨坪镇正在建设中的“国际会展中心”复工,受疫情影响,复工后施工方为抢进度24小时日夜加班。搅拌机,升降机发出的噪音影响了附近居民和酒店员工的休息。事情反映到茨坪派出所,教导员李国钢带领民警和社区干部赶到现场,找到施工方责令先停工,再坐下来共商解决办法。商议时,李国钢提出施工方实行“错时施工”,安排附近的居民到宾馆住宿几天。这一解决方案既不影响居民,又保证了工程进展,双方都很满意。

2018年10月5日,在井冈山市龙市镇城区附近,有两辆小汽车发生剐蹭,双方理论协商未果,其中肇事一方就先行驾车离开。接警后,交警大队龙市中队民警黄均快速锁定肇事车辆,并通过相关系统查询到车主何某的信息。黄均当即致电联系,并表明警察身份。

何某随后主动坦白了事故的发生经过,并说明了自己有紧急事情需要返程回家,并非“肇事逃逸”。考虑到来山游客的特殊性,为让何某及其家人早日返回广东广州,黄均和同事加班加点快速完成事故调查结果,并组织何某与对方协商赔偿事宜。在依法对何某作出罚款1200元、驾驶证记12分的处罚后,何某与家人顺利踏上了回家的路。

公平公正的执法态度和温情人性的执法形象感动了何某及其家人。当年10月16日,黄均收到了何某寄送过来的“特殊快递”,是一面书写着“公正执法、为民服务;井冈山人、时代精神”的锦旗。

法治理念树牢了,素质能力提升了,监管手段科学了,为民情怀坚定了,公安执法就能进入到民警行为规范、民众信任支持的良性循环,井冈山公众安全感和公安满意度就得到了持续巩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