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修复受损道路,保证村民出行安全。”7月22日,张家界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罗树中和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两项帮扶”领导工作小组组长刘有仁驱车,前往结对帮扶村桑植县走马坪白族乡桂竹垭村,与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王邦兆交流灾后重建工作。
近年来,张家界检察机关以贫困户持续增收脱贫奔小康为主线,通过“扶志、扶智、扶持”等举措,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结对帮扶的12个贫困村全部实现“造血”式脱贫。同时,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以司法办案为依托,用真心真情谱写了一支支检民情深的交响曲,用行动勾勒了一幅幅用心帮扶的感人画面。
培育信心 播下致富之种
扶贫先扶志。
今年初,罗树中在调研“两项帮扶”工作中强调,要通过持续的帮扶,让每位村民、每一户人家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实实在在的行动,愿意通过自身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要有包容和谐、互帮互助的氛围,培养一批能人,在外拉带乡民,在村发展产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桂竹垭村的李姣春是精准识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与儿子王祥勇相依为命,住在破旧的木头房子里,仅靠儿子在外打零工的微薄收入贴补家用,当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500元。
2015年,刘有仁和李姣春家结对成了“亲戚”。刚进李姣春的家,刘有仁听到的是一声声叹息:“我身体不好,儿子为了照顾我不敢出远门打工,媳妇也娶不上。”
了解了李姣春家的具体困难后,刘有仁把帮助李姣春医治疾病放在第一位,详细宣传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医疗优惠政策,帮助申请医疗救助,彻底解决了王祥勇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
同时,积极鼓励李姣春在家中进行种植、养殖,进一步拓宽收入渠道,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每年,李娇春都养了2、3头猪,年底自家留一头,剩下的供应给了市场 ;种植的油茶面积达15亩,年均收入数千元。为了解决她家的安全住房,刘有仁为李姣春家申请了危房改造。在市检察院和桑植县、镇、村各级组织的帮助下,2016年,李姣春家的新房建好了;2017年,李姣春家成功脱了贫; 2019年,儿子终于把媳妇娶回了家。
“通过检察院的帮扶和自己的努力,我和我妈住上新房子,娶上了新媳妇,日子也有了奔头。”王祥勇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张家界检察干警坚持把贫困户当家人,精准施策,因人因家庭“定制”脱贫计划,一步步帮助他们摘掉贫困的帽子。养蜂“老后生”彭园如、摘掉心病的周齐发、高喊“共产党万岁”的谷忠爱……全市212位干警结对帮扶的651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因地施策 开出脱贫之花
交通靠“走”,喝水靠“天”,自然条件恶劣,没有特色产业,建档立卡贫困户高达35%。张家界检察系统结对帮扶的12个贫困村,地处偏远山区,道路、住房、饮水等一道道难题摆在驻村工作队面前。
为了积极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入驻后,两级检察院积极协调资金2661万元,完成12个村86.5公里村组道路整修、硬化、路灯安装工程 ;筹措资金582万元,解决村民饮水安全;筹集资金85万元,兴建阳光院安居工程600平方米,完成危房改造60余户和易地搬迁14户。
路通了,灯亮了。如何让村民们集体奔小康?
驻村工作队积极探索“教育扶持+创业服务+政策奖励”的模式,培育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村民成为养殖种殖大户,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覃雪凌是建档贫困户,在永定区检察院驻罗塔坪乡岩垴村工作队和岩垴村村支两委的引导扶持下,成长为莓茶种植大户。
从芦毛湾的33亩茶园规划时起,永定区检察院驻村工作队队员李辉就是茶园的常客,抱着从网上查阅整理的资料和覃雪凌一起边学习边实践,两个“门外汉”待在茶园,一待就是一整天。
种茶走上正轨后,李辉又成了她的“资料库”,帮助文化水平不高的她整理惠农补贴申报需要的各种资料,为她争取到每亩500元的国家补助,申请5万元搭建了无菌晒棚。
莓茶丰收后,李辉又扛起销售任务,一方面找到渠道对口收购村里的莓茶,另一方面通过网购、朋友圈、直播等方式,帮助销售茶叶。
在工作队的鼓励下,小规模种茶的覃雪凌迈出了大胆的一步——成立“清凌莓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她积极发挥脱贫致富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带动村里更多的贫困户发展莓茶产业种植。
如今,在莓茶种植大户覃雪凌、白茶种植大户郭界民、红心猕猴桃种植大户刘经文等一批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下,300余户贫困户脱贫摘帽,年老体弱的村民也有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两级检察院共投入868万元,建成油茶产业示范基地1000亩、莓茶基地1000余亩、白茶种植基地200余亩、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100亩、粉红薯种植400余亩、中药材种植400余亩、烤烟种植350余亩、香樟种植150余亩,特色产业让村民有了持续稳定的收入。
“希望这样的法治课堂能多来我们身边,谢谢检察官哥哥姐姐保护我们成长”。
针对近年来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频发现象,张家界检察机关将法治进校园活动重点放在农村中小学校,并积极探索以案释法、法治视频、法治情景剧、手语、舞蹈、动画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对涉罪未成年人引入心理测评,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评估,开展亲职教育和亲子沟通辅导,将法治教育延伸到家长层面。对未成年被害人积极进行心理疏导,生活困难的及时申请司法救助金并进行不定期回访,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3年来为留守未成年被害人申请司法救助金5万元。
“留守儿童是农民工的‘心头肉’。‘没完没了’落实最高检察院‘一号检察建议’,为留守儿童营造更安全的社会环境,让他们懂得如何远离犯罪、保护自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罗树中表示。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张家界“检察蓝”用脚步丈量着与群众的距离,用真情做好贫困群众最期盼的事,用实打实的行动构建着和谐的检民关系。